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背出大山①】孤勇成军
发布日期: 2022-04-24 15:42:36 来源: 天眼新闻

【写在前面】

“贫困”,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石山连片,土薄根浅,无水逢春,这里是麻山地区,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喀斯特贫困区。

长顺县敦操乡,正处于麻山腹地。2012年,30多名背篼干部用“背篼”换民心,2022年,十年过往,昔人今何在。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重忆十年脱胎换骨,再唱孤勇一腔。

“喂,朝良,我们这里来了个说普通话的小伙子要收新农合的钱,是不是个骗子啊?”

2011年的一个清晨,一个电话打到了王朝良的手机上。作为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敦操乡纪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的他,身上挂着敦操乡斗麻村的包组任务。

2012年敦操乡旧貌。(长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你放心吧,这是我们乡里的干部小王,来给你们收今年的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

王朝良口中的小王,是敦操乡基层计生服务站的王茹刚。

2012年,“背篼干部”梁勇为村民梁猫妹生火。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从内蒙古到湖北求学,从湖北到贵州工作,2000多公里的辗转,王茹刚没想到这一来,就在长顺扎了根。

2006年,学医的王茹刚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那些年,无数的青年带着理想与信念,奔赴祖国的西部,献出赤诚之心。

王茹刚成为了其中一员,打上背包,来到贵州。

2022年敦操乡新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与草原的辽阔、长江的蜿蜒不同,这里是望不尽的山、爬不完的山、走不出的山。但是,心中有景,花香满径。

2008年,志愿服务期满后,他却犹豫了,他舍不得这里了。医者仁心,这个西部不知名的小县,需要他这样的青年去建设。而女友的支持更令他坚定信念,二人选择一同留在了长顺,组成了美满的小家庭。

因为敦操乡计生服务工作缺人,王茹刚被调到了敦操乡工作。在这里,王茹刚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工作用品——背篼。

“背篼用来干啥?”一口普通话的王茹刚好奇道。来了贵州5年,看到别人背过买菜,但没想到自己搞个计生工作还得背“背篼”。

2012年,“背篼干部”梁勇向大山远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等一进山,王茹刚就懂了。老乡们出一趟门不容易,经常给负责包组到户的乡镇干部们打个电话,托他们带点米买点盐,加上自己常常要下乡收取新农合的费用,一个背篼可比背包好用多了。

背着背篼进村,一走就是一天。此时,孩子还小,妻子也忙,王茹刚就把孩子带到了敦操。白天进村入户只能托人帮忙照看一下,晚上回到乡政府就在破旧的宿舍里哄儿子入睡。

“爸爸你不走好吗?”天蒙蒙亮,儿子突然在被窝里哭起来,伸出小小的手,想去抱住父亲。王茹刚有些哽咽,只能对着儿子说:“宝贝,爸爸在忙几天周末就不用加班了,咱们回县城找妈妈好吗?”

2012年,敦操乡斗麻村村民居住的草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从敦操到长顺县大约有60公里的路程,来往的班车不算多。周一到敦操,往往周五才能回去。要是事儿不多,待到周五能回到县城休息两天,要是忙起来周末加班,两三周回来一次也是家常便饭。

路途遥远,而路况也极差。一路颠簸不停、拐道崎岖,坐一趟车得用2、3个小时。而到了敦操乡政府,门口除了只有一条步行6、7分钟的长街算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了,其他地方只有灰扑扑——灰尘与阴天齐飞。

敦操乡,90%为苗族同胞,苗语为主要的语言。对于外来的乡镇干部来说,交流都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当地人梁东元、梁勇成了大伙的“翻译”。

2012年,“背篼干部”行走在田间地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1999年,梁勇成为了敦操乡政府的一名临聘人员,几年后,他又多了一个战友梁东元。根据工作安排,他们负责打召村穿洞组和麻地组的包组工作。在穿洞组和麻地组,不少人家门前都记着他俩的名字和电话。大家知道,有什么事,给他们打个电话就能帮忙。

乡镇的工作比想象中更忙碌,而乡政府资金吃紧,作为临聘人员,梁勇和梁东元的收入也低得可怜。梁勇记得,2012年他能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四五百元,而对于梁东元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经入不敷出了。

2022年,老乡们搬出大山。图为敦操乡移民搬迁社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当时儿子已经5岁了,马上是读书用钱的时候,媳妇也没做活路,一家人靠着这几百块钱快撑不下去了。”梁东元回忆道。

当时妻子没少埋怨他,而看着身边的朋友出去打工能赚不少钱,为了这个家梁东元强忍着不舍提了辞职,带着妻儿去外面的世界闯闯。

2012年,敦操乡破碎的山体。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那一年,他30岁,而立之年却过成了一地鸡毛。

坐上从敦操去县城的班车,路上的颠簸却不如他内心的颠簸,总觉得走了就难回来了。妻儿睡了过去,望着窗外熟悉的一切,他发呆,他无望。

此时,一个电话突然打来,惊扰了他的思绪。

2012年,“背篼干部”的本子上记得满满当当。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喂,东元,上次你答应给我带的东西什么时候给我啊。”电话那头,是他的负责的贫困户梁幺妹。

他一愣,对啊,他答应过的,他怎么可以忘了。虽然难以开口,可是他最终还是跟妻子说了,“我们回去好不好?”

2012年,麻山腹地,山体破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才刚刚踏出第一步就要返回,妻子不理解他在坚持什么。梁东元有些语塞,但还是希望回到敦操,把他允诺的事情办完,把他的“背篼”拾起来。

无数个日夜自我否定,又在窒息沉浮中爬起来重寻自我。

同样面临困境的还有梁勇。不少亲朋好友劝他出去打工,守在这里什么时候是个头。

2012年,“背篼干部”梁东元(右)和梁勇(左)看望村民梁猫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可是我一想到我走了,以后大家下乡连个帮忙翻译苗语的人都没了,我就狠不下这个心。”虽然工作中有辛苦、有委屈,但是跟着这群干部在一起,苦中也在作乐。

当背篼干部被大家所认可,同时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梁勇和梁东元拿到涨了的第一笔工资,高兴地像个孩子。“那天我们发了1760元,我到现在都忘不了,这笔钱让我更有动力了。”

昔日,“背篼干部”们下乡入户开展工作时,都要背上背篼,一天步行8小时山路,翻山越岭20多公里,免费为出行困难的群众捎带生活物品,送去国家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鼓励他们搬出大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老乡的认可,组织的鼓励,那时,他们知道,背篼干部,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身上的背篼肩扛着责任,脚下的胶鞋蹚出了新路。

或许是上天,借他们初心不忘,借他们孤勇一腔。

相关阅读>>

【专题报道】2022对话2012:背篼干部把贫困背出大山

【微纪录片】背出大山

【背出大山①】孤勇成军

【背出大山②】苦尽甘来

【背出大山③】改天换地

【背出大山④】无名之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王璐瑶 田旻佳

文字 田旻佳 彭瑾

通讯员 李良科

图片 李森 田旻佳

设计 聂婧文

编辑 龙飘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闵捷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