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聚焦省党代会|生态贵州 绿富同兴逐梦行
发布日期: 2022-04-25 11:42:50 来源: 天眼新闻

青山,于天地间挺立,延绵不绝;碧水,于山川间奔腾,生生不息。

5年来,贵州始终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提升;5年间,贵州退耕还林面积全国第一、治理石漠化面积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速全国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跃升。

护绿 厚植发展底色

4月22日,安顺市贯城河飞来多只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到来,引来市民围观。

“来了一段时间了。”市民刘先生说,原以为只是路过,没想到天天都会看到,“说不定白鹭已经在贯城河安家了。”

优质生态环境是吸引白鹭前来的先决条件。

几年前,贯城河在当地人眼中还是名副其实的臭水沟。“一场雨下来,我们就要打扫一个星期的卫生。”回想起那些年家门口这条纳污沟带来的困扰,居住在贯城河南支流旁的居民胡言珍苦不堪言。

白鹭飞在安顺市贯城河上 杨媛媛摄

近年来,通过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等措施,安顺市已消除黑臭水体13个,基本实现消除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2019年成功获批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以前河边看着脏、闻着臭,都不想靠近;现在水清了,没味道了,河道也比以前宽,环境更好,大家都愿意来河边散步、锻炼。”谈起贯城河的变化,市民刘洪兰语气里透露出愉悦。

治理为“笔”,青山绿意更浓。放眼贵州,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8.4%,全年未发生重污染天气。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乌江、赤水河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全省河流出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连续两年,贵州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达到优秀等次。

多彩贵州,持续发出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探绿 蹚出改革新路

去年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各自省份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于7月1日正式在三省同步实施。

赤水河发源云南,流经贵州,进四川注入长江,是长江流域唯一一条保持自然流态、没有建坝的支流,也是长江上游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对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有着重要意义。

地方流域共同立法在我国还是首次。三省同步实施有利于推动省际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形成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左右岸合力,共抓大保护的格局。

春日赤水河 绿水青山生态美杨涛 摄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贵州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相继实施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多项改革成为全国“率先”。

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率先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率先建立长江经济带首个跨省域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率先提出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率先出台生态扶贫专项制度……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4项重点任务,13个方面3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获国家推广。

5年里,贵州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设立“贵州生态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和幅度均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3%,降幅居全国前列,2021年绿色经济占比达45%。

今天的贵州,优良生态环境已成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逐绿 挖掘生态红利

“山好,水好,植被密,春夏秋冬不缺蜜。”谈到自家养的蜜蜂,江口县太平镇太平社区村民李祖江笑得合不拢嘴。在他看来,自家蜂蜜能够卖到160元一斤,离不开梵净山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秉承坚持严格保护的原则,铜仁市出台了《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梵净山保护规划(2020—2035年)》等一系列地方法律法规,加大了梵净山保护力度和强度。

梵净山(资料图片)

去年,江口县利用40万亩国家储备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黄精为主的梵净山地道中药材林下经济,适度发展“林+药”“林+蜂”等“林+N”产业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绿水青山增值。

“别看我一年只收一次蜜,年收入20万元根本不是事。”李祖江高兴地说。依托林下经济基地的发展,林中生长的五倍子、黄精、柑橘等植物,不仅让蜂蜜多了番滋味,也让李祖江有了另外一笔收入。他还创建了李氏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53户人家实现增收。

在保护生态中吃上“生态饭”,从守护山水间捧起“金饭碗”。

2021年,贵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潮。截至目前,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8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560亿元,已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321个,林下经济实施主体达到1.75万个,带动302.8万农村人口增收。

逐梦新征程,贵州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数据】

2017年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5.3%。

全省县城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

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绿色工业园区2个;省级绿色工厂10个,绿色工业园区10个。

2021年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12%。

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6%。

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2个,绿色工业园区9个;省级绿色工厂94个,绿色工业园区18个。

(数据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云帆

编辑 刘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