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文化志愿者、花灯传承人华松一直对“山水文城、醉美普定”这个说法感到很振奋。作为普定县2000多名文化志愿者的其中之一以及一名花灯传承人,华松自加入文化志愿者多年来,对“文化志愿者”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懂得了文化志愿者不仅要传递爱心,更是传承文明。把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承到另一个人身上,永远传承下去,汇聚成一股文化志愿者精神和社会力量。”
华松(左)在安顺市平坝区指导群众排练花灯戏
能成为文化志愿者和花灯传承人,华松感到十分欣慰,“有满满的充实感和厚厚的幸福感”。在他看来,“文化建设”这个词语,关键之处就是落实,比如普定县,现在每个乡镇都有文化馆分馆,这有力地促进了普定群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政府引领,志愿者推动,群众参与,这样的模式,正是群众所需要的,也是时代所需要的。”
华松(前排右)到普定二小教花灯操大课间
华松认为“文化志愿者”是个光荣的称号,它给大家增强了文化自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直激励大家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奉献,为普定的兴旺做好文化服务。“我们一直围绕‘以繁荣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团结凝聚各类文艺爱好者’这个志愿者誓词为己任,不计报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圆满完成县内各类花灯演出任务。
华松(右)在演出花灯戏
作为花灯传承人,华松多年来乐于到处跑动,为学校和群众带去花灯的快乐。他为县中、职中、初中、小学以及社区、业余团队、乡镇文艺队普及培训3万人次的学员,提升培训学员百余人。还代表普定县加入双花艺术团到北京、香港、武汉等地参加花灯舞蹈比赛和演出,扶持普定县红旗村文艺队演出比赛,获得了多个奖项。“普定就是个大舞台,我以基层群众的身份,推进城乡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的感召力。现在,每周四到普定第六小学打造‘花灯大课间’,目的是让花灯进校园有成效,有成果。”
华松建议,要加大对非遗比如花灯的培训力度,让花灯有更多的传承人。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人才支撑。“普定花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要靠人去做,人才队伍的建设,能解决普定花灯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给非遗传承人一个名分,也就是一个证书,这个不起眼的举动,可以给传承人极大的鼓励。”
未来5年,华松希望基层文化部门能多提供一些有关文化知识管理和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他将一如既往地为“种文化”“送文化”“养文化”做贡献,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群众的精神需要满足了,他觉得很有自豪感和获得感。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图/受访者提供
视觉/实习生 任梦娟
编辑/向秋樾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