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资讯:两省同心共建共管 一屯共享同用同乐 这个屯水乳交融姓“黔”又姓“滇”
发布日期: 2022-06-25 08:37:35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6月21日,在滇黔交界处的可渡河北岸山坡上杨梅林里,果满枝头,红得鲜艳欲滴。当地农户和游客在忙着采摘杨梅。

    威宁自治县金斗镇高田社区居民陈小启正在售卖杨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入园采摘8元,直接购买7元。”路边,种植户陈小启还没招呼完游客,又接到电话,对方称“要50篮,吃完午饭就来拿”。放下手机,陈小启赶紧组织人手到基地采摘。

    “老张,客人要得急,你那里可以先匀20篮给我不?”隔着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小道,陈小启扯开嗓子朝着树林喊。“没问题,让他们按时来取就行。”另一头,种植户张达美爽快地答应。

    “一句吆喝,我们就完成了一场跨省交易!”陈小启打趣地说,自己是贵州人,张达美是云南人,跨省交易名副其实。

    云南人张达美(左)正在与贵州人陈小启(右)交流杨梅种植经验

    威宁自治县金斗镇高田社区与云南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村接壤。经过世代融合发展,高田社区十二组与可渡村管屯组打破界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寨“管屯”,共有村民314户1288人,其中,云南籍147户471人,贵州籍167户817人。

    多年来,两省群众互为邻居,相处融洽,流传着“两省人民同住一个寨,楼上楼下不分界”的佳话。

    近年来,两边的党员、群众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党的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各方面携手共进,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谱写了“一个产业共谋共富、一个支部共抓共管”的滇黔边区发展新篇。

    2014年,管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由党员带头,通过合作社采购苗木,引导两边群众种植杨梅,拓宽收入渠道。现在,全屯杨梅种植面积超过800亩。陈小启家有7亩杨梅园,挂果的有两亩,每年收入2万多元。

    当地种植的杨梅

    “现在我们正加大杨梅深加工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高田社区联系领导赵德宁说,接下来大力实施农旅融合,发展乡村采摘体验游,并与可渡村的人文旅游项目形成互补,共同发展。

    在管屯,共有24名党员,滇黔两个支部协商形成共抓共管工作机制,定期联合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多年前,经两个党支部商定,在原有的管屯小学旧址上,发动两边群众、在外人员踊跃捐款,并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新建滇黔管屯活动中心,配套建起了灯光篮球场。同时,修建了光伏发电站,对山埂闸塘进行维修加固作为鱼塘出租,两个项目每年可带来1.4万元的集体收入。

    与此同时,管屯秉承“分省不分家”的理念,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用。以群众议事提升自治水平,以村规民约提升管理水平,以乡贤理事提升治理权威,实现共治共享。

    赵德宁介绍滇黔管屯活动中心的修建过程

    陈小启与张达美不仅是杨梅种植上的合作伙伴,也都是滇黔管屯活动中心的管理员,负责活动中心的运营,处理两省群众的日常事务。在他俩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滇黔管屯服务中心,只见大门上的对联十分醒目:“两省同心共建共管,一屯共享同用同乐。”

    目前,两地正在积极协商成立管屯联合党支部,共同打造滇黔两省乡村振兴合作发展示范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