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8月4日,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音寨坝区稻田上空,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6架植保无人机进行飞保作业,一道道“药雾”从天而降,均匀洒向稻田。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40多亩稻田的打药作业。
音寨坝区水稻种植面积达1530亩,是2022年贵州省党政领导领办水稻高产示范田,已实现水稻育、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贵定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恒贵介绍道,眼下是水稻防控的关键期,以前人工打药,这一大片稻田二三十个工人要10天左右才能打完。今年采用无人机打药,熟手操作一架无人机一天可打一两百亩。3架无人机,三四天就能完成。
谈及无人机打药的优势,罗恒贵赞不绝口,无人机打药,又快又均匀,对于防范水稻病虫害效率高,效果好。同时,推广无人机打药一方面节约了人工成本,解决了农村“用工荒”难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农药与人的近距离接触,安全性更高。
包括音寨坝区在内,全县共有4个水稻高产示范区,总种植面积约3000亩,均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罗恒贵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在水稻高产示范田项目实施过程中,稻田种植密度从农户常年移栽7000-8000窝/亩,增加到11000-13000窝/亩,预计平均亩产达650公斤以上,较往年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每亩人工成本节省约500元。
“今年,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未来三年,我们将在全县11.7万亩稻田逐步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精选优质水稻品种、大棚集中标准化育苗、机械化插秧等举措,着力打造地方优质水稻品牌。”罗恒贵说。
当前,在保障粮食安全,农村劳动力紧缺的背景下,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相较于传统的栽植方式,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约50%-70%,相较于传统的育苗方法,机械化的秧田育苗效率约提高9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嘉阳
编辑 杨羽
二审 刘诗雅
三审 闵捷
-
1老摄影技术的“复兴”:拉伸一张胶片就能看到上面隐藏的信息
-
2科学家利用DNA精确修改碳纳米管晶格,克服室温超导体研制障碍
-
3人类头盖骨的物理变化可能由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所致
-
4为提升后代潜水能力 韦德尔氏海豹会把肝中的铁转移至乳汁中
-
5突破性实验:人类首次在子宫外培育出完全合成的小鼠胚胎
-
6研究表明:细胞核中的着丝粒结构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作用
-
7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
-
8俄科学家提出新方法 提高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安全性
-
9研究发现: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非致命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或上升
-
10苏格兰研究团队开发出先进压力传感器技术 有助于改进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