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环球聚焦:【古今滔滔】诗词排忧解闷,为何加重“精神内耗”?
发布日期: 2022-08-07 05:34:43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诗有何用?诗有四大用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诗词可以遣兴解闷,俯仰天地,交游聚会,倾诉幽怨。

    诗词虽“可以怨”,最佳状态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一旦“滥于怨”,写诗、读诗都会陷入“精神内耗”。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偏爱写“怨”,其诗词开卷闭卷都是“愁”“泪”“恨”“断肠”“凄凉”。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纳兰性德用诗词把“怨”表现到极美,吸引无数伤春悲秋之人诵读。

    怨这种情绪,与个人运蹇时乖,屡受挫折的命运分不开,可纳兰性德完全例外。

    纳兰性德生于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二十岁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二十几岁被康熙授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可谓是虎门贵客,荣门骄子。

    麟阁佳儿飞黄腾达之际,却遁入愁城,坠入苦海,纳兰性德三十一岁早早离世,其愁苦缘由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这样评价纳兰性德,“此事不关穷达也,生就肝肠尔尔”,天生性格悲哀,肝肠愁苦。

    世间哪有天生断肠人?哀怨多由现实境遇与精神内耗共同造成。

    精神内耗严重的人,小事艾怨,大事哀怨,好事怪怨,坏事悲怨,凡事怨怅,陷入“悲怨循环”,所有的精力和体力,每每消耗在心理摩擦上,而不是用在解决外部事务上。

    读诗写诗原本遣兴,排遣郁闷,倘若朗朗上口尽是“何事秋风悲画扇”,于事无补,反而徒增精神内耗,愁难消,悲更切。

    多愁善感之人,胡思乱想之时,选读诗词,还是尽量避开一读肝肠断,再读心成灰的诗词。

    读纳兰性德不如读白居易,读李后主不如读苏东坡。

    悲吟“谁念西风独自凉”,不如高咏“一蓑烟雨任平生”。

    文/漫画 周滔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