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美好场景,正是如今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效街道楼纳村大冲组的真实写照。
山高、坡陡、谷深。曾经,这里的78户村民出行只能靠攀悬崖、登峭壁,从山脚爬到山顶再到山脚,往往一次就要耗费一个多小时,村民苦不堪言。
【资料图】
村民自发开凿的隧道
曾居住在大冲组的楼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再安说:“以前天不亮就得打上手电筒,约上小伙伴翻山越岭去上学,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大山,不仅挡住了孩子们求学的路,也挡住了村民发展的步伐。必须打通与外界的连接通道!1996年,当地村民达成共识,自发捐资,最终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开凿隧道。历时三年,隧道终于打通,困扰村民多年的交通问题得到解决。
掩映在田园风光里的一家精品民宿
驱车经过一段蜿蜒的公路后,记者见到了长278米的隧道。这段由村民自发穿凿的隧道,凝结了一代人的汗水与智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是大冲组村民进出的唯一通道。
隧道建成后,大冲组良好的自然生态和静谧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不少建筑专家、学者的眼球,并在大冲组创办了楼纳国际建筑公社,大冲组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村民们对发展旅游纷纷予以支持,并进行了整体搬迁。
穿过隧道,便觉豁然开朗,一个占地面积400多亩的农耕体验综合体跃然眼前,该项目由黔西南州弘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打造,集吃、住、休闲、观光、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游泳池
“节假日和周末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有时甚至一房难求。”楼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俊碧说,在大冲组,白天可烧烤、露营、游泳,晚上可以开篝火晚会、看星空,赢得了许多游客的喜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久困于山,到依山傍水建成大型农耕体验综合体,大冲组自然生态之美正持续带火乡村旅游,而这条隧道正是这处“桃花源”发展的“见证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伟
编辑 王小婷 杨羽
二审 何涛刘皓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