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燃,最近学习都跟得上吧?天气越来越冷,要注意别感冒了……”12月19日,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员程兵趁着午休时间,给在桐梓的“小妹”燃燃打电话,话语里满是关心。
“其实燃燃不是我的亲妹妹,她是我资助的一名小学生。”挂断电话,程兵说起自己与燃燃的兄妹缘分。
【资料图】
2021年,退休教师黄金龙带着一大叠资料奔走,为家庭困难的孩子寻找爱心资助人。
“从那叠资料里我看到了余燃的信息,决定每个学期都资助她一些生活费。”程兵说,这是他资助的第二个学生,之前资助的一名大学生已经毕业。
“黄老师当年也是这样帮我的。”既是资助人,也曾是受助人,在程兵的心里,黄金龙是自己的人生“引路人”。
“黄老师,请你帮帮我,让我的孩子上学吧!”
1987年的一个秋夜,程兵的母亲李瑞琴泪眼婆娑地敲开了桐梓县蒲家小学教师黄金龙的家门。丈夫因得癌症去世,家里剩下两个读书的孩子。由于没借到钱供孩子读书,李瑞琴这才不得已请黄金龙施以援手。
“孩子读书是大事,我这边先垫起。”于心不忍的黄金龙当即用自己的工资给两个孩子交了学费。程兵顺利上学,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最终成才就业,也才有了资助他人的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往事再提,74岁的黄金龙仍然记忆犹新。
“闭塞的村落里,孩子读不起书的家庭原因各异,我常常为此夜不能寐,脑海里不断闪现着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于是,黄金龙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竭尽所能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让他们完成学业。
“这条路走得不容易。”黄金龙坦言,自己一家7口人,老伴务农,当时他每月微薄的工资就是全家人的指望。但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他勒紧裤腰带,从1988年开始有计划地资助困难学生。
一人的力量有限,看着书桌上困难学生的资料,本不善交际的黄金龙把心一横,开始打起其他人的“主意”。
“无论是熟悉的、初识的,或者根本不相识的人,我都‘厚着脸皮’求助,吃了不少闭门羹,更有人把我当骗子。”心酸的话语里透着一股子韧劲,黄金龙多方联系爱心人士,并把蒲家小学所有家庭困难学子的资料整理成册,制作成光碟发向社会发出呼吁。
爱的呼唤,换来了希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桐梓县民政局根据他提供的困难学生名单进行了走访核实,为30多个孩子发放了救助款;资助桐梓县困难学生的爱心人士遍布全国各地,资助总金额达280万元,1500多名因家庭困难而差点辍学的孩子,在阵阵暖意中继续求学。很多山乡学子先后考上了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如今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我和黄老师素不相识,但他从旁人口中得知我的家庭情况,就协调爱心人士每月资助我300元生活费。我靠着这份资助才完成了学业,他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的前程。”在桐梓县花秋镇盆水小学任教的老师张红芬,曾在黄金龙的帮助下继续学业。从闽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帮助更多孩子实现梦想。
“爱的力量是能够传递的,这些年真没有白跑。”最令黄金龙欣慰的是,不仅程兵与张红芬能够感恩反哺,很多被资助过的孩子们长大后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回馈社会。
星星点灯,微光如炬。
初心作引,温情不改。
古稀之年的黄金龙担任起九坝镇关工委副主任,加入桐梓春晖志愿者协会当起了志愿者和爱心教师顾问,每年的春节前夕都在火车站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还动员桐梓在外求学的大学生参加桐梓大学生联谊会,为家乡做贡献;
牵头开展村校联动,组织成立了一支校外辅导员队伍,为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
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为学生义务理发,为残疾人家庭运煤、送水、打扫卫生,为他们购买衣服、学习用品等;
联系爱心人士出资,组织群众义务劳动,在白虎山修建凉亭、长廊;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在长生河修筑堤坝,连通了水河村至白盐井村近一公里的断头公路;
…………
这颗星星,更亮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霞
编辑 曾田
二审陈发文 张婷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