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贵州生态日丨阿哈湖的“转身”_全球信息
发布日期: 2023-06-18 20:35:01 来源: 来源:当代先锋网

6月的夏风轻拂过贵阳,稀稀薄雨带来清凉,万物在这般滋养下越发生意盎然。沿小车河边木栅走道步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绿荫、活水、丛花,高低起伏的鸟鸣,悠闲路过的猕猴,谈笑放松的民众,绘出自然画卷。

“阿哈”,布依族语译为“幸福”,这片曾聚居着布依族群众的土地上现在正继续讲述着人与自然共同谱写的幸福故事。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资料图)

“稀泥地”变身国家级湿地公园

走进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然而在公园建设前,这里是另一番模样。

“在公园建设以前,这一片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家住附近的宋先生见证了这片区域的蜕变,“以前一下雨,路边全是稀泥,小车河两岸棚户区和商户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河水不忍直视。”

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前身为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2013年初,小车河、阿哈湖整合申报阿哈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当年12月,批准试点建设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经过一年建设,2014年,通过验收并正式挂牌,成为贵阳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15年1月,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被推荐为全国湿地公园重点建设示范点,同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入选首批“中国森林氧吧”。

现在,面积1024.71公顷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成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场所。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目前,湿地公园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个功能区。其中开放向游客的区域约为20%。”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湿地保护部高级工程师张海波介绍,“自湿地公园建设以来,我们一直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工作,也会尝试一些提高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工作。比如,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以次生林为主,人为干扰严重,洞巢鸟类繁殖生境条件差,我们就探索性地安装了300余个人工巢箱,补植一些浆果类等鸟类食源植物。改善鸟类繁殖条件的同时,也通过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爱鸟护鸟的意识。”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数据显示,现已查明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有陆生种子植物556种,湿生植物124种,浮游植物135种,兽类34种,鸟类22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1种,国家一级保护兽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2种。

小微湿地里的大天地

“在这里,一块表面平平无奇的石头下,都可能生活着丰富的生物种类。”在小车河河岸与山体上部森林之间,一个约29亩的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是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探索湿地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举措。

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是指全年或部分时间有水、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近海和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下、长度5km以下的河流湿地。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小微湿地保护、管理与研究工作,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利用和监管日益受到重视。

2020年,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探索喀斯特小微湿地恢复建设模式,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应运而生。

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

推开木质小门,沿着石板铺设的小路拾级而下,各种形态自然、大小不一、深浅有度的水塘自上而下沿等高线延展开来,构成了小微湿地的主体结构。

“我们根据小微湿地场地的资源禀赋与立地条件,从地形塑造、水系组织、植物配置、小生境营造四个方面对小微湿地进行设计和建设。”张海波介绍,“小微湿地以塘为核心,塑造环山堰、湿地塘、生物沟、排洪沟等多元结构,提升生物多样性,优化湿地景观。同时,通过陆生、水生、湿生植物配置形成完整的植物梯度带,从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建立多维的生境空间,构建完整的生态链,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

在这里,梯级塘内由明沟或暗渠串联,形成水系联通,活水与植物的充分接触更好地净化水质。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了丰富的生境空间,各类生物活跃其中,沿塘埂顺势编织的生态篱笆已形成一道自然生命景观,早有攀援植物和昆虫生长活动的迹象,自然枯死和倒伏的树木也成为了多种生物生存的家园,小微湿地的一草一木一物皆有其意义。

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里的植物

通过长期监测,小微湿地现有湿地植物111种,除了建设初期人工栽植的35种植物外,其余76种植物均为自然分布;鸟类43种,白鹭、苍鹭等水鸟长期栖息于此;两栖类动物9种,均为蛙类,为开展夏季夜观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爬行类动物10种;蜻蟌类昆虫4种,蝶类昆虫6种。

在阿哈湖和大自然对话

“水下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哇!那里有一只青蛙!”

……

游客在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散步

作为市民“家门口的湿地”,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也承担着向公众科普宣教的重要功能。

依托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湿地公园不定时开办“自然课堂”。作为贵阳市第一处小微湿地户外科普基地,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是讲述自然故事的最佳授课场所。

喀斯特山地梯塘小微湿地旁的“课堂”

在小微湿地旁开阔的院子里,大树掩映,爬满植物的干砌石墙,地面劲草丛生,木制小屋、枝条编制的黑板架、木桩凳和长椅,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场景。“小朋友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学习自然知识,也可以深入湿地里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自然世界。”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植物保护的工作人员田鸿指着正在晾晒的水葱秆介绍,湿地里种植的水葱韧性强,晾干后还将作为工艺品原材料运用到自然教育手工制作活动中。

湿地科普馆

同时,位于公园深处的湿地科普馆也与小微湿地配合,构成了室内与室外、理论与探索一体的科普活动空间,提供生动直观的宣教素材。

今年以来,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开展宣传活动6次,自然教育课程8堂,受众千余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周睿

编辑 何涛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关键词: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