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庆“八一”·双拥“黔”行】从江银下村:一个侗族村寨的“双拥密码”
发布日期: 2023-08-01 08:47:25 来源: 当代先锋网

“一人当兵,全村光荣!”走进银下村,一排排木楼上随处可见红色的醒目标语。这个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的村庄,是该县双拥模范村,浓厚的双拥文化远近闻名。


(资料图)

“我们银下的年轻人参军,全村人都会赶来欢送,在鼓楼里给他戴上大红花。”村党支部书记潘胜龙说,这是村里的习俗。

银下村是一个侗寨村寨,村里只有商议重大事情才会到鼓楼。这意味着,送兵仪式是村里最高规格的礼仪。“村里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敲着锣鼓,吹着芦笙,将参军的年轻人送出村寨……”说起送兵的盛大场景,潘胜龙很激动。

村民欢送新兵

村里一位75岁的长者张继康,保存着他用镜头记录下的银下村送兵盛况。

100多张照片,被整整齐齐装订在厚厚的一本相册中——张继康完整记录下,2012年银下村送兵的盛大仪式。

“全寨村民送新兵,只有强兵国才富,先有国来后有民。”

“安居乐业是我们,民富国强今非昔比,感恩人民解放军。”

……

每一张相片的下方,张继康都用心地写下一句顺口溜。他送的是新兵,写下的是村民的心声。

张继康的两个哥哥都是军人,其中一人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们常说:“家里人参军好,得有人去保卫国家。”

送家里的孩子去参军报效国家,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是非常荣耀的事。

据张继康儿子回忆,上世纪80年代,银下村所在的银潭大队先后走出过40多位军人。

尊崇军人的红色情怀在银下薪火相传。2021年,张继康的孙子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参军入伍。

“村里有人参军,农忙时节村民会自发帮军属插秧、收谷子,过年给军属家挑柴、送肉……”这些是银下村历来的传统。

村民们过节时自发慰问军属(银下村村委会供图)

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为何会有如此源远流长的拥军热情?从村民的讲述中,记者发现,这源于银下村对人民军队发自内心的尊崇,也源于银下村侗族群众淳朴的民族传统。

据潘胜龙介绍,银下村有着上百年历史,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互帮互助,小村庄就是一个“大家庭”。

“我19岁那年,就开始帮军属家做农活。”村民郭丙德告诉记者,侗族男孩子过了18岁就是“腊汉”(侗语小伙子的意思),按照村里习俗要加入“腊汉”队伍。村里人不管大小事情,只要有需要,“腊汉头”(“腊汉”队伍队长)都会组织“腊汉”去帮忙。

“家里人参军保家卫国,军属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平时大家都要主动帮忙干活。”潘胜龙说,这就是银下村人纯朴的情感。

过节踩歌堂时,银下村的军属身披“军属光荣”绶带坐在歌堂中央成为“贵宾”,全村男女老少手拉着手,围着“贵宾”载歌载舞。侗族歌师们还会在现场编歌对唱,歌颂军人献身国防、军属支持国防所作的贡献。

银下村端午节慰问从江驻地部队(韦阳慧 摄)

“拥军优属是我们村的光荣传统。”潘胜龙说,就在今年端午节,村民还自发带上自己做的粽子到从江驻地部队慰问。

“军爱民,民拥军”,在银下村,一口“双拥井”、一片“双拥林”见证军民鱼水深情。

2010年,村里要修一口井,因为村里外出务工人多,缺少劳动力工程进展缓慢。当时,是驻地部队和村民肩并肩劳作,很快将水井修好,甘甜的井水成为村民的生活水源。银下村民为感谢人民子弟兵的帮助,将水井取名为“双拥井”。

“双拥林”见证双拥情

“这里曾是一片荒坡,如今一片绿林。”阳光下,顺着潘胜龙手指的方向看去,村里四寨河电站库区的母凤坡上绿意正浓。2015年,军地共建在母凤坡上种植下200亩杉木。如今,这片“双拥林”已是杉木林深。

新闻深一“点”——

在从江,像银下这样有着感人“双拥”故事的少数民族村寨还有很多。从江结合民族文化,开展双拥创建。通过双拥故事鼓楼、风雨长廊张贴双拥标语、传唱自编侗族双拥歌、展演侗族双拥戏等形式让双拥工作深入人心,激起群众拥军热潮。

各乡镇、村结合地方和民族特色,着盛装、吹芦笙、放鞭炮、敲锣打鼓,以最隆重的民族礼仪欢送新兵入伍、欢迎老兵退役。群众在春节、端午、“八一”等节日自发组织慰问驻从江部队官兵、军属和退役军人,送上农特产、拥军柴等表达心意。农忙时节,群众自发帮助现役军人家属、退役军人春耕秋收。

充分挖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从江积极探索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群众性双拥新举措,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谱写“浓浓民族风、深深鱼水情”的新时代双拥新篇章。

策划/李中迪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中迪 程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蒋孟娇

二审 熊瑛

三审 欧阳海南

关键词: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