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江源科考:“昆虫捕手”探究高原生物多样性
发布日期: 2022-07-28 15:32:52 来源: 来源:当代先锋网
白天,她们奔走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越高山、蹚急流,捕捉江源地区的昆虫;深夜,她们克服疲倦,架起“黑光灯”,诱捕在夜间活跃的高原特有昆虫……这是江源科考队两名女队员张国月和樊雅东的工作常态。
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牵头组织的2022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正在青海展开。生物多样性观察是此次科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科考队员们通过捕捉各类昆虫,探究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在海拔高、空气稀薄的环境中,为避免剧烈运动,张国月、樊雅东尽量“慢动作”捕虫,但常常事与愿违。为了捕获有研究价值的昆虫,她俩手持捕网,爬山坡,下河床,大口大口地喘气,咬牙坚持完成任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最直观反映,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生物多样性势必退化。”张国月说。她们在此次科考中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有助于进一步掌握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特征,后续还将通过举办“江源昆虫展”等方式,科普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升公众的生态环护意识。
7月26日,张国月(左)与樊雅东展示采集到的昆虫标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樊雅东在制作昆虫标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6日,樊雅东在观察采集到的昆虫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6日,樊雅东(左)和张国月在长江源区采集昆虫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6日,张国月(左)和樊雅东在长江源区的聂恰曲采集昆虫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6日,樊雅东在长江源区的聂恰曲采集昆虫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刘诗雅
二审 杨韬
三审 王璐瑶
精彩推荐
本月热门新闻
-
1成本只有同类产品一半!首套国产急救转运型ECMO亮相
-
2人类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
-
3科学家用二苯乙烯合酶培育出保护植物的新方法
-
4科学家发现:FOXR2基因在身体大多数组织中通常处于关闭状态
-
5英国发现5.57亿年前刺胞动物化石,或为已知最古老亲戚之一
-
6研究发现:使用伴侣蛋白复合物,可更好地识别血液中的癌细胞
-
7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温血性可能起源于2.33亿年前的晚三叠世
-
8荷兰生物技术公司从猪身上取出单个细胞,复制猪的肌肉和脂肪生长
-
9德国科学家首次使用DNA折叠法研制出新型纳米级马达
-
10再添“绿电”世界纪录 青海全域连续35天开展“绿电5周”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