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世界快消息!聚焦山旅大会 | 山地文化,美丽新农村的助推器
发布日期: 2022-08-16 18:47:54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峰峦叠嶂、江河穿越,林荫覆盖、山道崎岖。这样的地理状貌在美术家的眼里,似乎天然就有着山地画卷的艺术张力,而在贵州山民的心中,则是风俗、风情、风物相互交织的场域。

    一个节日、一场喜事、一首民歌、一件银器乃至一根丝线,都可在这个域场里找到纯粹的根源,它们是十里不同俗的文化风景底色,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原住居民的精神根籁,同时还是新时代助推乡村振兴的力量之一。


    (资料图片)

    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旭日 摄

    7月2日至4日,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举办文化活动,醉牛争霸赛、山歌对唱、篝火晚会、非遗文态展示、特色商品展等特色项目像一枚枚催化剂,“刺激”着村民们的创造活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该乡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组织绣娘到省外刺绣龙头企业研学,邀请知名刺绣专家到家门口进行现场指导,累计开展刺绣、蜡染以及其他手工技能培训人才1000余人次。建立乡村本土人才资源库,打造“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通过言传、手帮、身教等形式,为苗绣传承和发展储备人才。

    2021年,后山乡民族文化产业实现综合收入近1000万元,带动全乡3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特色文化成为拉动后山乡经济增长和群众致富的“新引擎”。

    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指导绣娘制作。 松桃苗族自治县文旅局供图

    在贵州,像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让苗绣手艺“变身”产业的村寨星罗棋布。集纺织、挑花、剪纸等工艺于一体的松桃刺绣技艺,是松桃妇女创收的一大法宝。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把小就练就的绝活,转化为帮助姐妹们脱贫致富的手段,打造了一支260多人的专业刺绣队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40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在铜仁市其他地区,越来越多的妇女凭借刺绣手艺拓宽收入渠道。

    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仕学正在制作银饰。 雷山县文旅局供图

    雷山县西江苗寨是山地文化的宝库。 雷山县文广局供图

    基于山地、盛于山地的文化样式丰富多彩,在苗族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银饰,也从日常所需走向文旅舞台。有着“银匠村”之誉的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世代以打制银饰为生。近年来,该村在银饰非遗传承人、麻料银饰协会会长潘仕学的带动下,重振传统银饰锻造技艺,成立了麻料非遗传习所,为游客提供现场体验银饰锻造技艺平台,至今共接待师生和游客20多万人次。潘仕学的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本村和邻村发展银饰加工1200余人。以潘仕学工坊为主,麻料村至今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实施旅游综合收入600多万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潘仕学的带领下,麻料村引进资金600多万元建设芦笙场、游客服务中心。

    2020年北京文博会上,宋水仙(左)的马尾绣产品很受欢迎。 陆青剑 摄

    多次参加全国性文博活动的宋水仙家住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三合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尾绣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她成立公司,将附近掌握马尾绣古法技艺的妇女聚在一起,以小作坊的形式制作马尾绣,她负责市场开拓。2017年,她的儿子在贵阳开电商公司,她随即把马尾绣送上电商平台。

    电商助力,宋水仙的马尾绣产品热销市场,2021年销售额达到134万元。宋水仙在传承水族古法技艺的同时,也带动了临近水族乡亲致富。同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韦桃花,创办的桃花马尾绣艺术品制作有限公司声名远扬,她通过公司带领上万名水族妇女从事马尾绣生产制作,上千个当地贫困家庭因马尾绣而改善生存境遇,马尾绣也发展为当地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如今,马尾绣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等地甚至国外。

    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侗歌节,老中青少齐上阵。 从江县文旅局供图

    侗族大歌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通过政府的推动,作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组建50余支各年龄段的民间歌队1000余人。其中,近500人留在村里从事乡村旅游表演或参加各类侗族大歌赛事或参与影视拍摄和演出,人均月收入1000余元;540余人分布在上海、长沙、贵阳、桂林、张家界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和著名旅游景点从事演唱表演,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全村仅靠此项每年创收约2000万元。

    “靠着侗歌,侗家人把侗族文化传播到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而在当地,唱歌也成了创收的一个路子。”从高增乡走出来的贵州省民族歌舞团侗歌队队长杨英惠,对家乡依托民族特色拓展创收渠道的“歌操作”颇为感慨,在她看来,民族文化和市场需求从来并不矛盾,关键是找到创新的契合点。

    榕江县蜡染制作技艺世代相传。 榕江县文旅局供图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得以扩张的手段,民族文化只有经过与现代元素的重新组合,才会提高市场的接纳度和欢迎度。我省借助民族文化优势制定的《贵州省传统手工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为振兴传统工艺与脱贫攻坚互利共赢的创新型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撑。

    几年来,我省大力组织联动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上万人由此吃上手艺饭,开创了我省依托传统工艺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征程。如今,在我省已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东风吹拂下,民族文化愈加焕发活力,成为美丽新农村的一抹亮色。

    布依族石头建筑是山地文化的典型代表。图为镇宁布依族石头寨。 秋风 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曾在贵州生活过,她对贵州借力民族文化推动乡村发展的做法甚为赞赏。在她看来,贵州既要保护好文化遗产,也要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变成能推进社会发展的文化新资源。“‘美丽中国’需‘富强中国’作基础,‘多彩贵州’同样需‘富美贵州’做底色,我们可通过开发人文资源,做好做足文化经济。”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视觉/实习生 梁超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