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季,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下旅游火爆,带火了当地经济。
(资料图片)
“这个月卖8万多元,有近2万元利润,有些卖了10多万元,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小买卖’,相当于以前2年的总收入了。”在桥下经营农家乐的马选军说。
旅游是产业,也是事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作为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巧用“凉”标签,写好夏季避暑文章,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业态开发日趋多元,带动了“热”效应,让六盘水旅游成为贵州新贵。
游客回“凉”家
晨光徐徐拉开了大山的帷幕,又是一个绚丽的早晨。
沿着山里的绿道,已在野玉海国家山地旅游度假区——悬崖酒店住了近一月的马琴,每天和同伴相约一起奔跑在蜿蜒的山道上,享受着这份夏季凉都特有的清凉。在马琴的眼里,绣球花绚烂开放,这里已然迎来了今夏最美赏花期。
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野玉海国家山地旅游度假区“开门见山”,是贵州省规划建设的一百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南部,打通“两山”的转换通道,野玉海巧用“凉”标签,打造“金山银山”,让这个籍籍无名的小镇,成长为体旅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强镇。
今天的野玉海,成为集森林休闲、康体养生、主题娱乐等于一体的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国家重点景区,吸引着重庆、上海、广东等地区游人前来,已成名副其实的度假康养和休闲旅游好去处。马琴是来自重庆的游客之一,如今,她把六盘水当成“凉”家,每年都要住上2个月。
入夏以来,在六盘水辖内各大景区内人头攒动、游人如织、比肩接踵,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有的是集体成团,有的是自驾前来,他们畅享凉都秀美风光,个个眉开眼笑。他们三五成群,走在林间的小路上,吹着徐徐凉风,流连忘返。或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或在景区内遐想畅游,温馨、幸福的场面随处可见。
据初步测算,今年1至6月,六盘水接待游客4098.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0.31亿元。六盘水市公安局提供数据显示,1至6月过夜游客211.66万人次,同比增速1.59%。
处处“好”风景
8月8日,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六盘水开幕。本届省运会4000余名运动员参赛,是历届省运会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届综合性体育盛会。
赛场上,运动员们针锋相对,“在其他地方,每场比赛都汗流浃背,六盘水市太‘冷’,想出汗都难。”在省运会竞技体育组杯拳击比赛上,获得男子甲组57公斤级冠军的刘洋浩点赞,“凉爽的气候,注定了六盘水的不凡。”
2005年,中国气象学会颁发了证书,六盘水获“中国凉都”称号。凭借“中国凉都”旅游形象,六盘水处处“好”风景,成“热门”旅游地。这些年,六盘水先后获得“避暑旅游十佳城市”“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凉,让六盘水成为知名的避暑胜地,19摄氏度的夏天舒爽惬意;凉,让六盘水成为“冰雪城”,南国的冬季亦有北国风采……从“煤都”到“凉都”,六盘水这座老工业城市完成了从“一业独大”到“百花齐放”的华丽转身。
围绕“凉”字,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升级为国际铜标赛事,打造了攀岩等精品体育赛事,推出了四季滑雪、观光索道、滑翔飞艇等一大批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旅游业态开发日趋多元,其中冰雪旅游将“冷资源”变成“热效应”,撑起了六盘水冬季旅游经济的半壁江山,填补了贵州冬季冰雪旅游的空白。
通过这些年发展,六盘水A级旅游景区有54个,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从无到有,增至9个;标准级乡村旅游客栈从无到有,增至283家……实现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大步跨越,推动了全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热”活力
动感的音乐声,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绚烂夺目的彩灯……这是水城古镇的夜景。进入夏季,六盘水打造“流光溢彩夜贵州——水城之夜”等夜间经济产品,带来了文化与旅游多方位、全链条、深层次融合。
六盘水抓住夜游消费的热点,以创新的内容和高科技的手段将夜间项目做得更富有文化性和差异化,通过开展水上荷花表演船、网红直播等活动和宣传,水城古镇带动每天5万人次的客流量,古镇网络浏览量高达2亿曝光率。
六盘水盘州市的乌蒙大草原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之一。景区通过举办民族活动,吸引了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游客,7月中旬以来日平均游客达5000人次。“有看点,值得来……”湖南游客王梅说。
今年夏天,按照“政府补贴、商家让利、平台支持”的原则,六盘水以政府引导、旅游企业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为主要形式,持续推广和精准定向推送,通过携程、多彩宝、一码游贵州等平台面向省内外游客,发放文旅消费券,录制宣传短视频进行解读,提高活动知晓率和参与度,拉动文旅消费,文旅融合。
据悉,7月至8月底,野玉海土司庄园、艺术家之村酒店客房预订率已达100%,野鸡坪绿色森林酒店客房预订率达80%以上;北盘江等景区及周边客房也已基本订满;城区艾兰酒店、维也纳酒店等酒店已预订过半,短期出现了住宿“一房难求”、用餐“一桌难求”的现象,特色旅游产业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六盘水将围绕建设一流的避暑康养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以丰富业态为重点,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持续念好全、新、融“三字经”,让广大游客在快进慢游中尽赏“凉都四美”、畅享“凉都五养”,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王小婷 李贝多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