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从信贷数据看民营小微融资扩量提质|全球快资讯
发布日期: 2022-12-05 20:44:34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超额完成全年1.6万亿元增量目标;前10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28%,较2021年下降0.42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近期数据显示,金融对民营、小微等市场主体帮扶持续实现“增量、扩面、降价”。

    随着前期政策加速落实,以及后续更多高“含金量”政策实施,民营小微企业有望在延期还本付息、融资扩面、降价、提质方面获得更多支持。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


    【资料图】

    精准发力 定向帮扶市场主体

    “要是没有建行帮助,我们可能早就贴上‘旺铺转让’的字条了。现在客流已经恢复到之前水平,房租和工资支付都没有问题,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头等大事’!”广东省佛山市“你好漂亮”理发店店主周明春说。“铺位租金2万元,员工工资8万元,再加上水电物业等费用,每个月固定支出就超过10万元。”

    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面临着与周明春类似的困境,迫切需要银行支持解决资金问题。“民营、小微企业是稳就业主力军,但这类企业往往抗风险能力较差,其经营更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

    在了解到周明春的困境后,当地建行向他推荐了“善担贷”普惠金融产品,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担保,可以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申请的第二天,建行就把250万元的‘善担贷’发放到我们的账户上。十多个员工的工资有了着落,店铺能够继续经营。”周春华说。

    银行服务迅速跟进,离不开金融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支持。在宏观审慎评估(MPA)中,央行阶段性增加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等相关考核指标,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银保监会多次强调,加强对包括民营、小微企业在内的重点领域精准发力,要求金融机构在市场化原则下主动做好贷款授信等服务。

    “真金白银”到位早一点,企业生机与活力就多一分。数据显示,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政策已加速落地。

    从总量看,截至10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个百分点。截至三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8.7%,远高于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增速。

    从成本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28%,较2021年下降0.42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也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已得到有效拓展。”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银行业积极落实对接差异化监管考核、定向货币支持工具、财政贴息、下调担保费率等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

    综合施策 增量工具持续落地

    资金“活水”加速直达市场主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不是一时之举。

    日前,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增加了信贷总量供给稳定性。

    “增量”基础上,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也将获得金融资源更为精准的“滴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时再度要求,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主动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交易商协会宣布继续推进并扩容“第二支箭”——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印发文件,明确将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方式。

    金融帮扶在“加把劲”的同时还要让企业“缓口气”。央行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对于四季度到期的小微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企业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澳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任涛表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政策都在强调稳、准和组合性的特征,传递了清晰的稳增长与稳住宏观大盘的信号,民营、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现金流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为后续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 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在“有没有”得到解决的基础之上,更多金融机构也开始进一步探索普惠服务“好不好”。

    “从打开手机扫描相关二维码、拍照上传相应照片,到完成在线申请,我只用了5分钟。”日前,重庆市南岸区某小微企业主李先生通过浙商银行App完成了在线贷款审批。围绕小微企业“频、急”等融资痛点,浙商银行重庆分行推出了小微金融“流程2.5”,通过“融查通”移动上门服务和“申贷直通”授信流程改造,让小微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贷款业务。

    利用大数据精准捕获企业的深层次金融需求;减少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增加信用贷款投放;针对接续融资需求,推广续贷、循环贷等产品,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越来越多银行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挖掘内外部信息资源,为民营小微企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满足企业需求。

    “其实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在于‘两高两缺’,即风控成本高、服务成本高以及缺乏抵质押物、缺乏政策支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银行应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进行精准画像,创新信用评价方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增强民营小微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接下来要继续完善对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和银行内部管理制度,通过产业数字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来改善提升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同时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民营小微企业活力。

    编辑谢宇彤

    一审陈朝晖

    二审刘皓

    来源新华社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