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全球热议:【高质量发展蹲点采访】桃林镇的春天(二)|高山之上崛起的“坝区经济”
发布日期: 2023-04-07 16:27:21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行走遵义市习水县桃林镇各村寨,感受村庄的过去与现在、变化与生长。

    ——题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2日,一夜春雨,沉睡了整个冬天的山林渐渐舒展身姿。

    早饭后,田桂仙就要出门了。她细细地梳头,编好辫子,插上簪子,穿上外套。她穿戴整齐了,是一个清清爽爽体体面面的67岁大婶。

    “哟!今天是第一天去红旗社区坝区蔬菜基地上班,你这仪式感很足。”她的家人在一旁调侃。

    原来,田桂仙上班的红旗社区即蔡家坝蔬菜基地,是桃林镇唯一的一块平地,面积约210亩。当地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引进四川川小子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川小子在当地投资500万元,用于研发蔬菜种植内容、建设2000平方米大棚用于育苗、冷库建设和土地流转费用。

    跟随田桂仙走进蔡家坝,只见几十个工人正在植苗补苗、浇水,管护。

    正在忙活的马兴莲今年58岁了,她说,村子这几年的改变,肉眼可见。“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天工资有110元,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很多。”回忆起从前村子的苦:“粮食倒不愁吃,整个镇子就我们村子平坦,但就是只有吃的,没有钱,不敢害病,不敢求享受。” 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外出打工。

    在一旁的娇映霞也感慨说,她今年55岁了,因在家门口上班,照顾孙子的同时,还有一些收入。去年,她把家里的木房子重新翻新过,还准备将卧房改成民宿。“每日人来人往,欢笑盈庭,老寨子也新生了。”

    桃林镇党委书记陆远泽介绍,在镇里唯一的土地建设坝区,一开始,也是很艰难的。首先,地处大娄山,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桃林镇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落后的小农经济思想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如何让群众同意流转土地?在最开始,是摆在他们眼前最大的难题。

    如何革除小农思想、树立现代大市场观念?

    桃林镇党委班子把观念转变作为发展坝区经济的核心,通过入户动员、宣传等,充分发扬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精神,从思想上为村子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一户一户走访沟通,以心交心,帮老百姓算好增收账,打消后顾之忧。终于,群众慢慢理解认可。”

    随着第一批黄瓜、西南瓜、冬瓜、茄子、大葱等销往广州、南宁和四川后,村民们眼界大开,信心倍增。

    如今,坝区经济也实实在在给娇映霞这类勤劳本分的主妇们带来生活的改变。基地农技人员刘胡红说,作为基地负责人,他见证了大家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我们基地基本辐射了周边几个村寨闲散户,帮助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刘胡红介绍,他是安顺人,起初到桃林镇,也是看到了当地农业的可塑性。目前,他们正在种植黄瓜、西南瓜、冬瓜、茄子、大葱、莲花白、大白菜等蔬菜。

    陆远泽感慨,原本贫穷的大山,如今也迎来了外地人在这里务工。未来,蔡家坝还将利用坝区天然优势,融入农耕文化,将这里打造成为农耕体验园区,让生活在灯红酒绿、喧嚣忙碌城市中的游客,重新拾起静谧生活,感受田园风光。

    地还是那块地,这个春天,红旗社区(蔡家坝)“坝区经济”正收获着累累硕果,孕育着希望憧憬。山里山外,一样妩媚生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

    关键词: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