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首届贵州科技节|胡瑞忠院士:以“科技创新突破”支撑“贵州找矿突破”
发布日期: 2023-08-01 11:35:47 来源: 当代先锋网

镓、锗,是当下的热字。7月25日,首届贵州科技节即将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他介绍,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除煤、铝、磷、锰、金、铅、锌等优势矿产,关键金属锂、镓、锗、稀土等共伴生矿产资源潜力很大。


【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

“我们将围绕贵州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这一重大任务,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助力贵州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胡瑞忠院士科普道,关键金属具有极度耐热、难熔、耐腐蚀、优良光电磁等独特的材料性能,广泛应用于新型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

2022年9月开始,贵州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化所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国家、贵州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地质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聚焦制约找矿突破的重大科技问题,突破勘查开发利用中“卡脖子”技术难题,力争实现关键理论与技术方法突破。

胡瑞忠与团队进行研究工作

“地球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找矿犹如‘大海捞针’,提高找矿的效率,离不开科技创新所起的关键支撑作用。”胡瑞忠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矿产资源如何形成,揭示成矿规律和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并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探测,如分析土壤和水流中成矿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规律等,明确“找矿标志”,从时间和空间上构建找矿模型,明晰到哪寻找和怎样寻找。这些“找矿标志”就像“指纹”一样,能够帮助人们从蛛丝马迹中定位矿产的位置。

胡瑞忠表示,找矿突破需要依靠“知识、技术、数据”三方面驱动,加强地质学基础研究,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先进的探测技术组合,对地质数据进行天、空、地、深立体化采集,建立数据驱动为主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遥感大数据智能预测,为找矿突破提供科技支撑。

胡瑞忠与团队进行研究工作

他认为,贵州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煤、磷、铝、锰、金等优势战略性矿产的研究勘查;二要加强锂、镓、锗、稀土等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和资源评价;三要加强锂等新类型矿床的研究和勘查。

近年来,地化所在黔中地区黏土岩中发现了锂超常富集现象,资源量大、利用价值可观。地质证据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黏土是碳酸盐岩地层长期风化过程中,不溶的泥质组分在下游沉积下来而形成,在黏土演化阶段的有利条件下吸附了水里的锂而富集形成了这种类型的锂矿。

胡瑞忠与团队进行研究工作

“这是一种新类型的矿床。”胡瑞忠介绍,锂矿床主要有卤水型、伟晶岩型和黏土型,已知的黏土型锂矿均与火山灰联系密切,而此次新发现的黏土型锂矿床,存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明显不同于火山岩型黏土锂矿。此外,黔中地区富锂矿层分布稳定,氧化锂含量可达0.3%至0.5%,具备很好的开发价值,为全国、贵州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历经十多年的研究,胡瑞忠的创新理论揭示了华南西部低温与东部高温成矿省的成矿时代一致,并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指纹”,证实华南西部低温成矿省与东部高温成矿省是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整体,确定成矿后华南自西向东剥蚀程度的增强决定了目前近地表矿西部低温、东部高温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胡瑞忠研究建立的以“多块体作用驱动、陆壳供给矿源、高低温矿并重、成矿面状展布”为核心的陆内成矿新理论,明显区别于板块边缘成矿体系,得到国内外同行积极评价和广泛引用,拓展了矿床学的理论和找矿应用体系。由此,胡瑞忠领衔的“华南陆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课题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胡瑞忠与团队进行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的第一目标是认识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认识,来更好地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生态发展。”胡瑞忠说,“我们取得了一点点进步,我觉得这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进展。”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形成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我的工作只是其中非常小的部分,各方面的科学问题需要很多科学家和很多不同的项目来支持,共同来完成。”胡瑞忠说,地化所非常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并通过营造凝心聚力、公平公正、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促进人才成长。

“青年人要勤业、敬业、精业,没付出就没收获。”胡瑞忠说,科研人员一定要有献身科学的崇高理想,严谨治学,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 邹林

摄影 周麟宇

实习生 宋松

编辑 何涛

二审 李劼

三审 庞博

关键词: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