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金烽乌江大桥如诗如画。 陆青剑 摄
(相关资料图)
7月28日一大早,厚厚的云层似乎没有稀释的意思,雨水东一滴西一颗地打在仁怀中枢街道的行道树上。名家们乘车从仁怀下塌地出发,向采风目的地——贵(阳)金(沙)古(蔺)高速公路金烽乌江大桥挺近。走了大半行程,小雨变成大雨。车队接近施工工地时,映照在车窗里的金烽乌江大桥,被不断流淌的雨水划拉成不规则的画面,给名家们的采风行程平添几分诗情画意。从车里往外看去,只见大桥“犹抱琵琶半遮面”,右侧的一大半隐没在雨雾之中。大家心想,今天看来要在雾中探访大桥真面目了。
雨中探访别有一番情趣。 陆青剑 摄
这一天是农历三十,中伏的第三天。谚语说“六月连阴吃饱饭,七月连阴把谷烂”,对于大桥的建设者而言,雨水太多也会影响施工进度,但贵州的伏天下雨并非时常,所以修建大桥的建设者们把这场雨水看作是一种降温点缀。名家门穿着雨衣打着雨伞走上大桥,并未见大雾弥漫,原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小范围内的雨雾并未形成挡住视线的屏障,可见度还是挺高的。
从项目工地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大桥。 陆青剑 摄
钢结构的宽阔桥面横列着无数低矮的钢桩,两根分别长达650米的主缆悬吊着巨大的桥身,让人感觉现代桥梁建造技术的精妙宏伟和不可思议。看着钢板上的倒影、弧线优美的缆绳和横卧青山的乌江,名家们的心中不觉泛起唐代诗人刘宪“画桥飞渡水”和苏轼“蓝桥何处觅云英”的意境来。
从大桥上欣赏乌江两岸美景。 陆青剑 摄
贵州省公路集团工程师秦桂芳向名家们简略介绍大桥的情况:“金烽乌江大桥是贵(阳)金(沙)古(蔺)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为单跨简支钢桁梁悬索桥,自2020年10月18日进场开工以来,该桥施工面临着锚碇深基坑开挖、锚碇混凝土方量大、主塔施工高度高、主桁构件运输难度大、钢桁梁与桥面板构件多、环保要求高等困难,通过多次方案对比,最后采用大体积砼智能温度监测及控制系统、BIM等技术控制。”
秦桂芳(中)向名家潘凯雄介绍施工情况。 陆青剑 摄
名家们从工程师李钊的讲解中得知,大桥采用北斗定位系统、传感、网络、云计算等现代技术,通过吊装系统集中控制和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对缆索吊装过程的集中控制、远程监控和自动报警;通过跑车控制、索力监测、缆索吊装设备工作状态监测等子系统,对跑车工作状态、卷扬机工作状态、索力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可自动采集、传输监测数据,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效率,也保障了施工安全。
大桥吊装施工现场。 贵州路桥集团供图。
大桥下面是清澈宁静的乌江,雨雾形成的“朵朵白云”在乌江峡谷悠然飘荡,让人生出人行天空的神奇感觉。大桥的一侧是贵阳市息烽县境,另一侧是毕节市金沙县境,从此出发到省城贵阳仅50多公里,到四川的古蔺也只是100多公里,大桥建成通车后,宽敞的六车道高速公路直接把高山“拉平”,贵阳到四川又多了一个出口。“你看,这就是贵州的‘平’,穿隧道,架桥梁,崇山峻岭在贵州交通人的面前只有唱征服。”作家张楚认真用手机拍摄视频,然后深情地对记者说,要理解“贵州是‘平’的”这句话的内涵,这里的诸多细节会给人们提供参考答案。
名家张楚(撑伞者)不放过任何一个手机记录的机会。 陆青剑 摄
贵(阳)金(沙)古(蔺)高速公路是《贵州省高速公路规划(加密规划)》中的其中一条,也是连接贵州贵阳和四川成都距离最近、车程最短的一条大通道,主线全长160.765公里。今年的7月10日,随着最后一块钢桁梁吊装到位,该条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金烽乌江大桥顺利合龙,这意味着距离建成通车的日子越来越近。
大桥身处乌江画廊之中。图为大桥正在吊装施工。 贵州路桥集团供图。
秦桂芳和李钊的介绍让名家们打开脑洞,但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居然是夫妻,妻子负责前半部分,丈夫接力负责后半部分。名家发觉这其中必有很多故事,因此在项目会议室里观看金烽乌江大桥的相关视频时,便问起两人的牵手经历。秦桂芳和丈夫李钊先是就名家提出的大桥建设的诸多细节进行讲解,从一根钢丝绳到一段梁箱到一座大桥,整个建设过程在这对建桥伉俪的讲述中更加清晰、明了,然后两人进入生活角色,称他们有过三次牵手,而这座大桥促成了第三次。
秦桂芳(左三)和丈夫李钊(左四)向名家介绍大桥建设情况。 陆青剑 摄
两人在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求学时相识相知相爱,这是第一次牵手。毕业后两人同时入职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自此成为“贵州交通人”的一员。之后两人喜结秦晋之好,第二次牵手瓜熟蒂落。而两人的第三次牵手,则是共同参与建设金烽乌江大桥项目。
秦桂芳和丈夫李钊的第三次牵手,就是身后视频中的这座大桥。 陆青剑 摄
18年过去,从青涩学子到高级工程师到贵州省公路学会智库专家,秦桂芳和丈夫的爱情故事随着一个个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建成不断升华。18年,成就了两人的非凡足迹:至今两人共开展“四新”工艺20多项,完成工法9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其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8篇,取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得国家级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国家级“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等多个荣誉。“今年年初公司安排我回集团公司总工办工作,李钊则调任四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这样,金烽乌江大桥我做了前部分的工作,而他做接下来作钢梁吊装工作,算是一种接力吧。” 秦桂芳对众名家说,她的情感已深深嵌入贵州大地,这辈子注定她就是贵州交通人了。
秦桂芳和丈夫李钊(右边二人)向名家介绍大桥建设情况。 陆青剑 摄
作家衣向东说,通过这两天的调研、考察、探访,了解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像秦桂芳和李钊的这样的故事,用简单的文字是无法描述的,一部作品或许更能讲清楚贵州交通人的奋斗历程和贵州交通建设带来的巨变,“他们的爱情,有桥的品质,坚定、挺拔。”
地处大山深处的金烽乌江大桥项目部,平静的背后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陆青剑 摄
奋斗传奇往往包含着感人的爱情故事。一如名家程绍武所说,当信念已根植大地,奋斗者的每个表情都会散发着爱情的味道,因为他们深爱贵州这片土地。“贵州是‘平’的”,就有这个含义在里面。”
>>>>>>>>>>
相关链接
贵州是“平”的 |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采风创作座谈会在贵阳举行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程绍武:交通将贵州大美展现眼前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 | 冉正万:贵州桥才是真正伟大的作品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 | 黄昌祥:贵州文学工作者有责任记录这个黄金时代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天堑变通途的广阔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北线镜头︱一幅“平”的画卷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北线镜头|到建设现场感受交通故事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龙宫服务区:智慧化带来便利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 | 闫文盛:交通拉近了人的距离,贵州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 | 陈仓:贵州人把路扛在肩上,把大山扛在肩上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 | 阿成:不看“天空之桥”,等于没有来贵州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北线镜头 | 王祥夫:穿行贵州,仿佛是在大公园,青山绿水,“不平”中见“平”
名家书写贵州交通·南线镜头 | 蒋巍:贵州是飞起来的,这里没有地平线
文、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视觉/实习生 梁超
编辑/彭芳蓉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