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跨千里续深情 携山海以致远|粤黔携手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
发布日期: 2023-07-12 08:39:52 来源: 当代先锋网

不以山海为远,携手共赴新程。

盛夏,珠江波光流转。江畔,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贵荟馆·贵粤荟(广州馆)迎来一大批客人,吸引大家的是馆内最走俏当季产品——镇宁蜂糖李。


【资料图】

3月25日上午,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贵荟馆·贵粤荟(广州馆)开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先万 摄

好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今年3月开馆的贵荟馆·贵粤荟(广州馆)包罗了贵州9个市州600多种优质产品。

通过粤黔东西部协作助力,贵荟馆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等地“闪耀登场”,源源不断将贵州风物推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人“品贵州买贵州爱上贵州”。

广东与贵州是一对深交的“老朋友”。二十七载,这份山海情深不受距离所碍,将深厚情谊写进碧海青山,写进沃野乡村,写进城市社区,写进两地寻常百姓家。

跨越千里之遥,山海共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上,粤黔携手为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而行,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巩固成果,倾情帮扶再深化

“哒哒哒哒……”走进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的制衣车间,阵阵机杼声此起彼伏,王金莲双手码在工作台上,快速将布料推向缝纫机的跳针,手法驾轻就熟,一上午工夫,身边就垒起了一堆成衣。

这是王金莲搬出大山后的第一份工作,步行上班只需几分钟,“在这里生活好啊,工资也不错,除了日常开销,存下的钱还能留着培养娃娃。”

“搬迁,不仅是让大家住进新房子那么简单,更要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说。

搬出大山如何发展?通过广州市荔湾区的结对帮扶,投入5802万元协作资金,从就业、产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社区管理等各方面,为明田街道搬迁群众开启了新生活的“一片天”。

给资源、出资金、增人才、促增收……近年来,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高站位谋划推动,大力度持续投入,多领域办好实事,为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潘强(左二)到黔西市大关镇养牛场了解产业发展情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摄

山海情深、携手同行,一群有志之士远道而来。

2021年,来自广州市增城区的胡潘强选派到黔西市,挂任黔西市委常委、副市长。不到一个月,他便跑遍了黔西的25个乡镇及5个街道,精心谋划引进多家广东企业,帮助当地产业、教育、医疗再提升。他说:“项目投入要有头有尾,帮扶产业不能耍花架子,要用到实处,见到实效。”

2021年以来,广东累计投入我省财政援助资金103.7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949个,协作资金重点用于补短板、强弱项;3年间,广东选派党政干部221人、专业技术人才4651人到我省挂职帮扶;3年来,累计帮助我省87.60万名(次)农村劳动力(其中53.95万名<次>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

从江县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从江融媒供图

对接供需,产业合作谋共赢

盛夏,走进位于从江县的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几栋崭新的建筑正拔地而起,工人们有条不紊地作业,为山海“约定”的落地落实做准备。

去年底开工以来,作为佛山市与黔东南州全方位深化粤黔协作共同实施的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我们的项目展示中心已经建成开放,目前厂房等各项建设都在稳步推进,力争9月份完成第一阶段施工。”黔东南州金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彭火辉介绍,园区计划分三期实施,建成后将重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

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坚持“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的合作模式,不断深化两地产业对接。创新开展粤企入黔“双百”行动,目前已落地项目401个、到位投资额103.97亿元。

粤黔产业协作大会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朋城 摄

对接供需再发力,投资兴业再提升。我省出台《粤黔协作产业招商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协作地区招商项目和东部意向企业“双清单”,开展项目招商,推动东部企业入黔。今年3月,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赴粤考察交流。期间,在产业协作大会上举行了招商引资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项目23个,签约总金额493.1亿元。

从数据看成果,粤黔两地坚持资源互补,深化产业合作。2021年以来,我省新增落地投产企业1494个(次),实际到位投资额595.58亿元。共建产业园区99个,其中农业产业园69个。引导入园企业790个(次)投资239.08亿元。

山脉绵延,大海无垠。粤黔以更快节奏推进东西部协作,两地致力于产业发展,源源不断为贵州热土倾注来自东部的力量。

奋进新程,东西协作路更宽

进入夏秋,正是贵州农产品走俏广东市场的时节。

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黄瓜种植基地。

协作的“东风”吹入大山,在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一根根新鲜黄瓜正在准备装车远行。龙里圣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解道矫自豪地说:“我们现在每天都有10万斤新鲜黄瓜运到广州市场,光是靠这一个单品,一年的供货量就在3000万斤左右。”

山里种,海边卖。近年来,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不断冲出大山,打开东部市场,开启广阔新天地。

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我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并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今年新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56个,累计已达351个。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万亩佛手瓜产业园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帮助下大展拳脚,先后投入1910万元,种植6000余亩佛手瓜,建成冷库、水池、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带动当地种植佛手瓜5.2万亩。同时,引进广州企业协助销售,在珠江之畔开设5家直营店,并与省外59家批发档口达成代销合作。

广州市荔湾区着重帮助惠水培育特色产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杨 摄

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2021年至今,广东帮助我省销售农特产品466.48亿元。从黔货入粤,到黔货入湾,再到黔货出海,东部展示了持续的诚意和宽阔的平台,西部拿出了更足的干劲和更优质的产品。

“东风”吹向四野,为乡村振兴更添活力。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与资源,借鉴广东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经验,贵州正在打造一批“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特色乡村。2022年,我省启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365个,今年以来又新增49个。

共饮一江水,携手向未来。27年来,粤黔情深从未止步,山海相连不单单是文化、语言上的简单交流,而是跨越千山万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场壮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圣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刘皓 吴一凡

三审 刘丹

关键词: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