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每日消息!十个家庭看十年⑥丨阿妹戚托小镇居民韦海平:新居新业新生活
发布日期: 2022-10-08 16:33:41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十载光阴流转,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展日新月异,十年间,一个个小小家庭的变化和温情故事,记录着时代变迁。即日起,我们推出十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微画面、微镜头,讲述百姓冷暖事,见证民生获得感,通过微观的视角宏观展现这十年贵州发展巨变和历史成就,反映十年发展带给个体的命运巨变,凸显“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无处不在的“感动瞬间”。


    (资料图片)

    一条路,连着一座城。

    仲秋时节,驱车沿晴隆二十四道拐往东北行驶5公里便至晴隆县城。县城一路向东约4公里,是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

    高处俯瞰下的小镇美如一幅画卷,灰白相间的楼房错落有致,褐墙灰瓦的“小别墅”依山而建……山乡的沧桑巨变,都被尽收眼底。

    阿妹戚托小镇全景图

    三宝乡大坪村罗磨泥附近山顶上的村寨,四周悬崖陡壁,如今已全部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

    一座城,带动着一个镇,一个镇改变一个家庭。

    在历史长河中,十年只是一瞬。而对于阿妹戚托小镇居民来说,十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这里的居民从“挪穷窝”到“换穷业”,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群众日子过得比蜜甜。

    下午五点半,从三宝街道工业园区的下班后,韦海平接上了放学的孩子回到家中。打开门,韦海平兴致勃勃地带记者参观着他的家:房间、客厅、厨房、卫生间……客厅卫生干净整洁,家具摆放井然有序。

    韦海平在辅导孩子作业

    对韦海平来说,最爱跟人炫耀的不是自己的新家,而是他的新工作:“我现在就在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上班,条件工资不比外面一些地方差。”

    “新能源公司,很高大上嘛,这是发展趋势,是家好公司。”每次朋友附和,他都打心底暗自窃喜:“可不是嘛,这家公司拥有自建的厂房、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及检测线,设备很先进,我就在涂装车间工作。”

    阿妹戚托小镇工业园区

    最近,韦海平的妻子庞玉梅看到丈夫按时领工资,打心底羡慕:“我托丈夫跟公司里说,我想来上班,没想到公司提前就安排好了。”

    对庞玉梅来说,进城后,总是抵御不住购物的诱惑:“我自己上班挣钱,想买啥就买啥,伸手向老公要,总觉得不自在。”

    从一个村民到一个居民,韦海平夫妻笑容写在脸上,幸福刻在心里:“告别穷山旮旯,搬进城里,住上新居,和妻子月薪能上万,孩子健康成长。”

    韦海平家位于阿妹戚托小镇新露社区C4栋2单元,是一套面积120平方米的楼房。2017年底,韦海平一家六口从晴隆县茶马镇达土村搬出来住进了这个新家。

    曾经,四面环山的达土村是深度贫困县中的深度贫困村,整村居住在陡峭的山脚,农作物收成低得无法,还要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气候、地质带来的灾害。

    有当地群众曾无奈自嘲:“达土村,上无路,下无路,中间挂着贫困户。”

    这样的境况,让韦海平想起了曾经在大山深处的苦日子:靠着家里仅有的一两亩土地为生,一直没有通公路,村民的居住条件极差。

    “靠种地根本养不活家。”无奈,韦海平夫妻只能选择到离家千里之外的沿海城市务工。然而外出务工一年到头也并不能赚到多少钱,还无法照顾好家庭,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

    更让韦海平一家雪上加霜的是,2015年,在外务工的韦海平意外受伤,之后的一年多无法干重活,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加艰难。

    2017年底,韦海平一家六口从晴隆县茶马镇达土村搬出来住进阿妹戚托小镇

    “当时3个孩子在读书,1个孩子在精神病院。”韦海平感觉特别无力,他不知道未来究竟在何方。

    喜讯发生在2017年,韦海平一家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大山中搬进县城,住新房子。“没有想过能住进城里。”对将要突然在城里有一套房,在一开始的激动后,开始有些不知所措。

    搬迁之前,韦海平担忧:“搬出去,没地种,吃什么?”

    “进公司干技术,包培训的。”政府鼓励他:“你还年轻,学啥都快,又是出去打过工见过世面的,没问题的。”

    搬到阿妹戚托小镇,韦海平夫妇看到这里设置了卫生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法律服务、综合服务等服务窗口,他们悬在心底的石头一下落了下去。

    刚进入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韦海平在总装车间学习组装车,因踏实肯干、技术过硬,第二年升为焊接班长,随后又转到了喷漆车间,成为公司的顶级技术员。

    庞玉梅在家门口公司上班

    庞玉梅告诉记者,在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常年与庄稼打交道,由于坡高土少,一年也没有什么收入,搬迁过来后,在公司的细心培训下,丈夫不怕吃苦、细心钻研,如今已成为熟练工人。

    “工资也从一开始的2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5000多元,甚至高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到8000多元。”谈起现在的工作和工资,韦海平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搬到小镇后,韦海平不止可以选择在工业园区上班,还有街道公益岗位、酒店员工等。当地政府还邀请企业专门为小镇居民举办招聘会,筛选岗位点对点推送等方式促进就业。

    记者为韦海平拍摄的全家福

    下午6点30分,韦海平陪孩子吃完晚饭,指导孩子写完作业后,立刻又赶回了公司加班。“这几天,很多原材料刚到,要加班加点地干,多干一些,工资也高一些。”韦海平介绍,家里的孩子有妻子照顾,他也很放心。

    从最初的被动、迷茫,到主动了解、融入阿妹戚托小镇,韦海平一家人的梦想扎根在了小镇新家园、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往期回顾→

    十个家庭看十年①丨化屋村民杨龙:闲置老屋分了红 画廊边上开民宿

    十个家庭看十年②丨龙里退休教师王勋智:最美家风润乡风

    十个家庭看十年③ | 搬迁群众侯加泽: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十个家庭看十年④丨乡村医生李春燕:月亮山里的“健康守护人”

    十个家庭看十年⑤丨80后创业青年李世伦:从洗碗工到餐饮老总

    统筹 成嘉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邱胜

    视频拍摄/图李允凤

    视频部分素材来自晴隆县融媒体中心

    视频剪辑 张绍东

    海报设计 安刚

    编辑 芦晓娟

    二审 邓刚

    三审 成嘉廷 陈海东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