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大健康大家谈】推进游泳教育进校园提高中小学生求生技能
发布日期: 2022-10-26 18:34:03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溺水是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尽管全社会齐心协力加以防治,但儿童溺亡事件时有发生。筑牢少年儿童涉水安全防线,刻不容缓。


    (资料图)

    推进游泳教育进校园提高中小学生求生技能,是防治未成年人溺亡的关键一招。由于游泳场馆建设费用高昂、游泳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等因素,游泳课进校园仍然有诸多难点和堵点需要打通。要把游泳教育进校园作为加强校园安全和推进教体融合的重要抓手,创新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和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方力量组建师资队伍,适时适当调整指挥棒将游泳纳入考核考试内容等,努力克服场馆建设资金缺乏、专业师资储备不足等难题,走出一条体教融合、普及游泳教育的新路。

    溺水成为儿童非正常死亡首因

    2022年6月26日,海南省某县9名15岁至17岁青少年结伴到一海域游玩,其中2名男生下水游玩,1人不慎溺水,岸上的4人见状赶紧下水帮忙施救,结果6人中有4人不幸溺水,最终造成4人死亡。当天,四川某镇6名儿童在河边玩耍时,4人落水,其中1人被附近群众救起,另外3人被河水卷走失踪,后经搜救打捞已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至少有23.6万人死于溺水,超过半数的死者年龄在30岁以下,青少年成为溺水的主要受害者:溺水是1至24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之一,其中1至4岁儿童群体的溺亡率最高。2019年,西太平洋地区溺亡人数超7万人,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有区域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区域,其中,15岁以下儿童因溺水死亡的人数超过了艾滋病、脑膜炎、疟疾、登革热、营养不良、呼吸道疾病和肝炎的总和,占总死亡人数的20%以上。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大部分是未成年人,青少年溺亡受到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据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称,由于良好的儿童免疫和持续进步的公共卫生服务,溺水已取代脑膜炎和艾滋病毒成为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

    青少年溺亡的悲剧,让花朵凋零,让家庭陷入巨大悲痛中,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溺亡这一社会问题,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防溺亡安全责任制,建立和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防治局面。

    游泳教育进校园是多得之举

    除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监护人实施有效监管、采取人工巡查干预、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救护设施等防治措施外,笔者认为,更应“授人以渔”教会他们游泳自救和科学救人能力,通过推进游泳教育进校园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生存技能,从源头和根本预防和减少悲剧发生。

    目前,全国只有个别省(市、自治区)要求中小学全面普及游泳教育。2017年9月,海南省政府开始推动游泳教育在全省中小学校普及推广。2021年,该省要求全省各小学的毕业生须在8月底前全部学会游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须在11月底前全部学会游泳,在11月底前,实现乡镇游泳池全覆盖。2022年度省财政下达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项目资金4467余万元。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动游泳课进校园。2021年12月14日,贵州省政府发布的《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到,要积极开展游泳课进校园试点工作。2022年4月,贵州省“遴选游泳课进中小学试点县”工作推进会在贵阳召开,有19个县列为“游泳课进中小学试点县”。同时,贵州正积极推动全省救生员、教练员培训工作,预计到2025年,累计培训至少500人。

    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和呼吸系统机能,更好地增强和锻炼学生的体能;游泳还是一种求生技能,少年儿童学习游泳,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溺亡事件的发生;游泳进校园深入践行了体教融合,也给游泳竞技优苗培养拓宽了选材渠道,增加了游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厚度和基础面。

    推进游泳教育进校园,对我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溺水自救能力、全面推进游泳项目普及、总体提升水上运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游泳课进校园试点县,2022年,余庆县各中小学积极开展“游泳进课堂”工作,让更多中小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救、自护技能。如余庆县实验小学采取免费向二年级学生集中授课形式,在相应时间段内,完成10次、每堂90分钟的游泳课。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暑期游泳公益班,参训队员有32人,他们从“游泳进课堂”试点学校培训学生及参加市青少年游泳比赛学生中选出。训练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每堂课150分钟。

    作为试点学校,2022年3月起,贵阳市实验小学借助场地优势,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开设了游泳课,由专业的教练进行教学,并保证每个班每周至少有一节游泳课,每节游泳课时长为90分钟。2022年春季开学,贵阳市有4所中小学新增了游泳课程,全市共培训了2000名学生,比上年新增了1倍。针对有游泳场地的学校,该市按照12比1的比例为学生配置专业教练教学,而没有游泳场地的学校,该市则协调利用临近的健身中心来开展游泳技能培训。

    游泳课进校园的路径与策略

    然而,由于游泳场馆缺失、游泳教育专业师资缺乏、游泳课程开发难度较大等因素,游泳课进校园仍然有诸多难点和堵点需要打通。

    如何打通游泳课进校园的难点和堵点?笔者认为,要把游泳教育进校园作为加强校园安全和推进教体融合的重要抓手,创新模式,努力克服场馆建设与利用、专业师资储备不足等难题,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教体融合、普及游泳教育的新路。

    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资金,修建和完善游泳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建设游泳场馆,支持学校完善游泳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县政府要履行公共产品供应的主体责任,建设游泳馆并积极向公众开放,有条件的乡镇要修建游泳池,并将这些公共设施作为游泳课进校园的基础条件。此外,学校也要向上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将游泳池和田径场、篮球场等一起配套修建和完善。

    吸引社会资本进校,参与解决场馆建设资金难题。在学校建设游泳馆需要大笔资金,在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借助社会资本力量推进游泳教育进校园。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寻找校园游泳装备生产企业、体育产业投资公司等合作建设游泳馆,学校给予其合理期限的运营权。本校学生的防溺水基础课程,公司免费提供资源用于教学,并逐步争取由政府购买服务;游泳技能提高课程利用延时课和节假日由学生家长自愿购买服务,同时也向其他周边学校开放;学校还可依托该馆组建游泳队培养人才,训练费用由各方共同承担。此举既可解决政府投入大、公共场馆运营难、游泳教育门槛高等问题,还能方便学生就近学习和培训。

    鼓励民间资本校外建设游泳设施,实现校内、校外资源有机融合与循环。政府在招商引资、编制项目中,鼓励一些度假村、乡村旅游、农家乐投资者修建游泳池,给予其相应优惠政策。学校和游泳池经营者达成协议,将它作为学校防溺水基础课程教学场地。此举既为未成年人提供了相对“野游”更加安全的游泳场所,又能为经营者培养潜在的消费群,可谓一举多得。

    推动校际教育资源共享,惠及周边其他学校学生。已建成游泳馆的学校,教育部门、体育部门要推动其向其他学校适度、有序开放,如利用放学后和节假日向周边学校的学生开放,让更多适龄孩子获得在规范、安全的游泳场所享受游泳的乐趣、掌握游泳和自救技能、参与游泳竞技。

    整合各方力量组建教师队伍,为游泳教育进校园提供师资保障。专业师资严重短缺是困扰学校开展游泳教育的另一难题。教育部门、学校应联系体育俱乐部、游泳协会、应急救援队等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联络动员本地游泳专业人员、志愿者加入学校兼职游泳教师队伍,并对他们进行基础教学能力培训,满足正常的游泳教学需要,为开展游泳教育进校园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抢抓“双减”政策机遇,组织丰富活动营造教育氛围。“双减”政策逐步落地,孩子家长得到减负,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学生和家长更能接受游泳课,除了开展游泳课程教学、开设课外游泳兴趣组等,当地学校、教体部门还要举办校园游泳比赛、各级青少年游泳赛事,鼓励学生外出参加各种游泳比赛,激发他们的兴趣,展现健儿的风采,还能发现和选拔游泳运动人才。

    适时适当调整考试指挥棒,将游泳纳入考核、考试内容与项目。教育部已将包含普及游泳技能在内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并下发通知要求溺水事故高发地区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游泳课,帮助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救自护方法。因此,在溺水事故高发地区和条件成熟地区,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普及工作,要求中小学生游泳培训必须合格,另外,适时适当调整考试指挥棒,将游泳纳入体育考试内容与项目。

    只有在血的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反思学生溺亡安全事故,把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作为重点工程加以攻坚,并对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全过程管理,才能筑牢未成年人溺水安全防线,有效防止或尽最大程度减少悲剧发生,交上一份令各方满意的答卷。

    作者 杨静 肖江华

    编辑 杨鸣丹

    二审 杨国军

    三审 黄锐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